2025年8月17日—22日,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陶芳标教授率团赴美国亚特兰大参加2025年国际暴露科学学会(ISES)与国际环境流行病学协会(ISEE)联合年会(简称联合年会),并赴布朗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与访问。实验室成员伍晓艳副研究员、童娟校聘副教授和胡成洋校聘副教授参会。
会议期间团队成员全程参与交流讨论,听取了来自各个国家研究团队的20余场学术成果汇报并开展学术研讨。伍晓艳和胡成洋分别以《产前PFAS暴露与儿童智力的关联及维生素D的修饰:来自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的研究》和《居住地靠近农业杀虫剂使用与CHAMACOS研究中18岁时的代谢综合征结局》为题在“化学物暴露与妊娠:从PFAS到极端天气”“杀虫剂暴露”等专场作学术报告。此外,童娟通过海报展示《产前砷暴露与小学生近视的关联:维生素D水平的修饰效应》研究成果。陶芳标主任率团队成员积极与多国出生队列研究相关成员进行深入交流。
随后,团队赴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访问,陶芳标教授作题为《产前PAEs暴露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及其胎盘-脑轴的中介》学术报告,介绍了团队领衔搭建的中国-安徽出生队列、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育龄夫妇生殖健康—安徽队列等3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生队列研究,并分享基于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开展的“孕期PAEs暴露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系统研究成果。会后与Joseph Braun教授团队进行会谈,并受邀参观布朗大学环境暴露实验室,深入了解其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
Braun教授认为中国在开展出生队列研究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团队围绕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陶芳标教授与Braun教授就未来基于出生队列研究深化交流合作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将进一步推动环境与母婴健康领域的国际研究实证。
此次联合年会与学术交流,拓宽了学术视野,深化了环境暴露科学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的理解,推动了出生队列的国际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与布朗大学的深度合作。(图/文 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童娟 伍晓艳)